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之家论坛【交流区】AS交流中心 → 原论坛老贴


  共有43218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

主题:原论坛老贴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梧桐树下
  11楼 个性首页 |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论坛游侠 帖子:200 积分:1392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08/11/20 13:38:24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21 12:39:11

 

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药诊疗进展(综述)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2年5月 第3期  胡春宇 闫小萍 王昊(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风湿病科 北京100029)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药;诊疗进展;综述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它主要以侵犯中轴关节为主,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并波及外周关节及眼、心、肺、肾等脏器,致残率较高。目前西医对本病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而近年来中医在对本病的诊治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果,现将有关报道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在对AS的病因病机的认识上,大多数医家都以素禀不足,肾督亏虚、风寒湿邪乘虚入侵,内外合邪而发病为共识而兼有其他见解。尹氏[1]认为AS多属肾精不足,太阳经疏,督脉失养,风寒湿热诸邪由足太阳膀胱经而入,内舍督脉,消伐肾精。黄氏[2]认为气血肝肾内虚是致痹的内因和本质,风寒湿邪外袭是致痹的外因和表象,经络瘀阻是痹证的发病机理。焦氏[3]认为本病的主要病机是肾虚督寒。许氏[4]认为AS是经络气血受风寒湿三气侵犯闭塞而成之痹证。其本在血虚,标在三气外袭。高氏[5]从痰论治本病,认为AS乃由于患者体内气血津液运行失常,痰浊内生,流于经络伏于督脉则病发龟背。痰浊流于骨节筋络,阻滞气血流通而发腰背疼痛。王氏[6]从瘀论治本病。左氏[7’]认为湿热之邪壅滞经络、脊柱,气血运行不畅,血脉痹阻而发病。刘氏[8]认为阴阳偏虚是本病发病之根本;风寒湿热等外邪乘虚侵入机体,着于筋骨,闭阻经络,气血不畅为本病的基本病理变化。于氏[9]认为AS的病因病机为:机体阴阳失调,正气不固,外感风寒湿热之邪,闭阻经络,气血痹阻,邪气化热,致肾气虚,精血亏,关节经脉失荣养而发病。由上所述可见AS的发病分内外两个环节。其内因于诸虚不足:先天不足,后天失养,肝肾亏虚,督脉失养,阴阳气血失调,正气不固。但肾虚是发病的关键。其外乃风寒湿热诸邪乘虚入侵,直中伏脊之脉,气血凝滞,筋骨不利以致拘挛萎弱不用。
2、 辨证分型
在强直性脊柱炎的辨证分型方面,多数医家乃根据临床表现对其分型。陈氏[10]将AS分为寒湿偏盛型、湿热偏盛型、痰瘀痹阻型、肝肾亏虚型4型。周氏[11]将本病分为肾虚寒重型,肾虚湿重型,肾虚湿热型3型。孟氏[12]将本病分为:肾阳亏虚、寒凝督脉和肝肾虚损、湿热瘀毒2型。程氏[13]将AS分为肾虚督寒证,肝肾两虚证和邪郁化热证3型。陆氏[ 14]将本病分为阳虚、肝肾阴虚、寒湿、风胜、痰瘀痹阻、寒热错杂6型论治。袁氏[15]按虚寒、阴虚、血瘀、湿热4型论治AS 。陈氏[16]将本病分为湿热毒瘀型、寒热错杂型、肝肾气血亏虚型3型论治。王氏[17]根据AS患者的临床表现并结合影像学结果将本病分为寒湿痹阻、痰瘀阻滞、肝肾亏虚3型。综上可见,对AS大致有阳虚型、寒湿型、阴虚型、湿热型、痰浊痹阻型、瘀血型、寒热错杂型、风胜型等。
临床上除分型论治外,常见的还有分期论治。如舒氏[18]认为从病程上分早中晚期,根据症状特点分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急性发作期又可分为无热型发作和有热型发作。尹氏[1]认为本病在病程上可分为早、中、晚期,但根据其发病和证治特点可分为隐匿期、活动期和稳定期。潘氏[19]按活动期、稳定期论治。认为活动期多为寒郁化热之湿热瘀毒互结的寒热错杂证,稳定期则为肾亏寒凝、痰湿聚集之虚实夹杂证。邓氏[20]认为活动期多为湿热瘀阻,中期则为肝肾亏虚,晚期则多见痰瘀交阻。一般说来,本病早期以实证或虚实夹杂证为多见,中后期则转为虚证。
3、 临床治疗
3、1常见治法
高氏[5]以扶正化痰法为主要治则。尹氏[1]常用清热解毒,滋肾填精,化痰逐瘀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左氏[7]以清热利湿,活血通络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陈氏[16]认为湿邪留恋往往贯穿于本病的整个病理过程,除湿为治疗之第一要务。帖氏[21]以健脾益气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周氏等[22]认为治疗本病应从肾虚、热、瘀、湿、僵诸方面着手,肾虚为病机之关键。焦氏[3提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大法以补肾祛寒、强督助阳为主。辅以化湿疏风、养肝荣筋、活瘀通络。并时时注意调护脾胃,以顾后天之本。若出现邪气从阳化热之证者,则需暂予补肾清热法,待标热得清后,仍转为补肾强督祛寒治本之法以收功。由此可见各医家从抓住疾病的主要矛盾的思路出发,根据病机的主要方面来制定治疗原则,同时亦考虑到了致病原因的多样性及病理变化的复杂性,在抓住扶正固本的同时,辅以清热,除湿,化痰,活血,散瘀等治疗。
3、 2专病专方
高氏[5]以扶正化瘀通络方(露蜂房、白芥子、海藻、昆布各10g,桂枝、丹参各12g,穿山甲片9g,冬虫夏草6g,红花5g,黄芪30g)治疗AS。刘氏[23]拟骨痹汤(狗脊、杜仲、淮牛膝、骨碎补、独活、陈皮各15g,仙灵脾、威灵仙、生地、枸杞子各15~30g,僵蚕、熟地、当归各12g,桂枝9~15g,蜈蚣2条)为基础方治疗AS,阳虚加鹿角胶,阴虚加女贞子,寒盛加制附子,湿盛加薏苡仁,热盛加忍冬藤。杨氏[24]拟肾痹汤(生地20~90g、赤芍15g、白芍15g、红花10g、王不留行15g、川断15g、葛根20g、黄芪20g、金银花30g、蒲公英20g、独活20g、土茯苓30g)为基础方。疼痛剧烈、难以忍受者加紫花地丁、板蓝根以清热解毒;下肢浮肿或关节积液者加薏苡仁、车前草以健脾利湿;形寒肢冷加桂枝以温通经脉;小关节肿
痛者加威灵仙、贝母以祛风除湿、散寒止痛;关节明显肿胀畸形的加骨碎补、仙灵脾、杜仲以增强补肝肾、强筋骨之功;顽固性疼痛久治不愈者加全蝎、蜈蚣以搜风通络祛邪。曹氏
[25]拟强直性脊柱炎汤:葛根15g、白芍15g、当归15g、黄芪20g、川芎9g、桂枝9g、姜黄9g、狗脊15g、川断15g、补骨脂15g、独活9g、桑寄生15g、络石藤15g、千年健9g、老鹳草15g、党参15g、全蝎9g、地龙9g、延胡索9g、威灵仙15g、甘草6g。偏湿热去桂枝、姜黄,加苍术、黄柏、生地;脊背僵硬强直、活动受限加鹿角胶、龟板胶冲服。周氏[22]拟补肾舒督汤(金毛狗脊30g、桑寄生30g、枸杞15g、葛根30g、白芍30g、生甘草10g、青风藤30g、威灵仙15g)加减治疗AS,血瘀加地鳖虫、鸡血藤、怀牛膝活血化瘀;湿热明显者加忍冬藤、虎杖、薏苡仁清热化湿,通络止痛;关节僵痛甚者加蜈蚣、乌梢蛇或白花蛇祛风止痛,风寒明显者从羌活、桂枝、麻黄、乌头、鹿角霜中选加2~4味;毒热症状重者加金银花、蒲公英、紫背天葵、地丁、野菊花、白花蛇舌草等。
3、3中成药
于氏[9]以风湿液(羌独活、红花、川芎、续断、鹿角胶、鳖甲胶等)治疗AS 24例,总有效率91.6%。程氏等[13]自拟通痹灵胶囊(生黄芪30g、当归15g、葛根15g、露蜂房10g、海藻10g、昆布10g、炒牛蒡子10g),并辅以通痹灵洗剂洗浴(川椒目30g、桂枝15g、海藻30g、昆布15g、透骨草15g、忍冬藤20g、鸡血藤30g),配合体育锻练,理疗等治疗AS 213例,总有效率88.73%。孟氏[12]以强直性脊柱炎效灵丹1号(鹿茸、川断、细辛、狗脊、松节、马钱子),和强直性脊柱炎效灵丹2号(地龙、穿山甲、川断、知母、鳖甲、地肤子、桃仁、血竭)共治疗AS 106例,总有效率达95.28%。闫氏[26]以息风湿灵(制川乌、丁公藤、豨莶草、川芎等)并合风湿1号(制马钱子、全蝎、土元等)治疗40例AS,总有效率95%。章氏[27]以通督散痹汤(炮山甲、制附片、狗脊、续断、熟地、生黄芪、当归、羌独活)治疗AS 32例,总有效率87.5% 。黄氏[2]等用普渡罗胶囊(淫羊藿、黄芪、板蓝根、洋金花等)治疗强直性脊柱炎72例,临床总有效率达100%(什么叫临床总有效率?100%真实吗?——AS之家王二标注) ,并经实验证实具非常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
3、4中西医结合
从目前的文献看来,中西医结合治疗AS的方案大致如下:中药内服及外用,并辅以针灸、按摩等;
以非甾体抗炎药控制病情;短期用小剂量激素缓解症状;选慢作用免疫抑制剂阻断病情发展。如武氏[28]等以(1)温肾健脾祛寒化湿止痛为治则,药用熟地、狗脊、附片、灵仙、茯苓、白术、苍术、羌独活、秦艽、赤芍、当归,配合丹参注射液静滴。(2)用超短波、微波治疗仪等进行理疗按摩,同时手法对背部、四肢肌肉按摩。(3)抗风湿治疗:选用阿斯匹林、消炎痛、炎痛喜康中的任何一种。疼痛剧烈、不能控制者可加少量强地松治疗。(4)硬膜外腔注射治疗:用醋酸泼尼松5ml、2%利多卡因5ml、维生素B1 100ml、0.9%生理盐水100ml,硬膜外滴注。
4、小结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因其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及致残性,给家庭、社会都带来了较大负担。近年来,祖国医学对强直性脊柱炎病因病机及诊治的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在对病因病机的认识上基本一致;治疗方面则显示了中医药可控制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独到之处。但纵观近年来的有关资料,不足之处依然存在。首先缺乏有中医特色的强直性脊柱炎的流行病学调查;缺乏统一的中医学上的AS诊断及分型、分期标准。建议从血清学、遗传学等方面入手,使理论与实践,客观与微观相结合,尽早统一诊断、辨证和分型标准,使日后的科研工作更具可比性、参照性。在AS的实验室研究方面,目前尚缺乏标准、可靠、准确的动物模型,这阻碍了深入研究发病机理,探讨有效治疗方案的工作的进行。治疗方面应发挥中医的优势项目,从多方面开展治疗工作。如中药内服外用,针灸、按摩,气功导引及心理治疗。此外统一的疗效评定标准亦需制订,确保中医诊疗强直性脊柱炎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
参考文献
1 姜萍、尹玉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河南中医
2 黄国平,田常炎,颜倜等。普渡罗胶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72例临床观察.中医杂志
3 闫小萍,焦树德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经验.中医杂志
4 许文波。温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5 高根德,程春葵。扶正化痰法为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上海中医药杂志
6 王碧辉,钮淮元,符思。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中医杂志
7 左芳,刘维,王慧.清热利湿,活血通络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天津中医
8 刘耀升.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药治疗现状与展望.中医正骨
9 于兆安,于首元.风湿液治疗强直性脊柱炎24例.中国骨伤
10 陈永彬.辨证论治强直性脊柱炎21例疗效观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11 周正球.强直性脊柱炎辨治要法.江苏中医
12 孟德儒,赵丛森,常忠,等.强脊效灵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研究.河北中医
13 程春葵,何振宝,徐超英.通痹灵治疗强直性脊柱炎213例报告.中医正骨
14 陆肇中.强直性脊柱炎的辨证论治体会.天津中医
15 袁福林.辨证治疗强直性脊柱炎20例报告.中医正骨
16 林昌松,刘晓玲,关彤.陈纪藩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新中医
17 王广生.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辨证分型与影像学观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18 许东云,方路,舒尚义.舒尚义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小结.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19 潘中恒,钱万永,张玄武,等.中药配合手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76例.中医正骨
20 邓洁,冯兴华.清热利湿通络法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机理初探.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1 帖泰.健脾益气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观察.中医正骨
22 周彩云,房定亚.补肾舒督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1例。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3 刘红丽.骨痹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47例. 陕西中医
24 杨爱国,尹玉茹.肾痹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0例.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5 许汉权,王明喜.强脊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43例.广东医学
26 闫汝茂.息风湿灵合风湿(号治疗强直性脊柱炎40例.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
27 章建华.通督散痹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2例.中医正骨
28 武昌学,许鹏光,骆晓群.综合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23例临床分析.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http://www.qzxjzy.net/type.asp?typeID=14




患者之家官方微信群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梧桐树下
  12楼 个性首页 |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论坛游侠 帖子:200 积分:1392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08/11/20 13:38:24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21 12:39:48

 

门诊常用化验正常值

诊常用化验正常值(仅供参考)
静脉血
项 目 正常值

ALT (谷丙转氨酶) 0一4O IU/L
AST (谷草转氨酶)0一45 IU/L
TP (总蛋白)60一80 g/L
ALB (白蛋白)35一55 g/
ALP (碱性磷酸酶) 40一160 IU/L
GGT (丫.谷氨酪转肽酶) 0一50 IU/L
TBIL (总胆红素) 1.7一2.0 umol/L
DBIt (直接胆红素) 0一6.0 umol/L
Crea (肌酚 44一133 umol/L
Ua (尿酸) 90一360 umol/L
UREA (尿素氮) 1.8一7.1 mmol/L
GLU (血糖) 3.61一6.11 mmol/L
TG (甘油三脂 0.56一1.7 mmol/L
GHO (胆固醇) 2.84一5.68 mmol/L
Mg (血清镁) 0.8一1.2 mmol/L
K (血清钾) 3.5一5.3 mmol/L
Na (血清钠) 136一145 mmol/L
CL (血清氯) 96一108 mmol/L
Ca (血清钙) 2.2一2.7 mmol/L
P (血清磷) 2.2一2.7 mmol/L
Fe (血清铁) 10.7一27 umol/L
NH (血清氨) 0一58 umol/L
CO2 (二氧化碳) 21一31 mmol/L
CO2Cp (二氧化碳结合力)2O一30 mmol/L
CO (一氧化碳定性) (一)
HBDH (a羟丁酸脱氨酶 90一22O IU/L
CPK (磷酸肌酶激酶) 25一170 mmol/L
LDW (乳酸脱氢酶) 40一100 mmol/L
CPK-MB (激肌酸激酶同功酶) 0一16
A/G (血清白/球蛋白) 3.5一5.5/2-3g
HDL (高密度脂蛋白〕 1.14一1.91 mmol/L
VLDL (低密度低蛋白) 0.11一0.34 mmol/L
LDL (极低密度脂蛋白)1一3 mmol/L
CRP (C反应蛋白) (一)
IgA (免疫球蛋白) 0.9一4.5 mg/ml
IgG (免疫球蛋白) 9一23 mg/ml
IgM (免疫球蛋白) 0.8一2.2 ml
SF (铁蛋白) 20一200 ng/ml
α(蛋白电脉) 3一4.9 %
β(蛋白电脉) 3.1一9.6 %
γ(蛋白电脉) 6.6一13.7 %
δ(蛋白电脉) 9.5一20.3 %
Fdg (纤维蛋白原 2一4g/L
S.C.R (血肌酐) 44一133 umol/L
C.C.R (肌酐清除率 80一120 ml/分
GLU (血糖) 3.9一6.1 mmol/L
AMLY (血淀粉酶) 40一160 U
C3 (补体) 0.65一1.5/L
ASO (抗链O) 1:400以下
RF (类风湿因子) (一)
WR (肥达氏反应) (一)
WFR (外裴氏反应) (一)
CEA (癌胚抗原) <5mg


未梢血
项 目 正常值

WBC 白细胞计数 (4一10)x10/L
LYM 淋巴细胞百分比 20一40%
GRAN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50-70%
RBC 红细胞计数 男:(4.5一5.5)x10/L 女: (3.5一5.0)xl0/L
HGB 血红蛋白 男: 120一160/L 女: 110一150/L
HCT 红细胞压积 男:(0.42一0.49%)女:(0.37- 0.43%)
MCV 平均红细胞体积 82一92FL
MCH 平均细细Hb含量 27一31Pg
MCHC 平均红细胞Bb浓度 320一360g/L
RDW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11.6一14.8%
PLT 血小板计数 100一300X10/L
WPV 平均血小板体积 6.3一13.5FL
PCT 血小板压积 男:0.108一0.272%
PDW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 女:0.114一0.282%

尿液分析
项 目 正常

SG 比重 1.010一1.025
PH 酸碱度 5一6
LEU 白细胞 neg(阴性)
NIT 亚硝酸盐neg
PRO 蛋白 neg
GLU 尿糖 normol
KET 酮体 neg
UBG 尿胆元 norm
BIL 胆红质 neg
ERY 红血球 neg
   
   
血沉
项 目 正常值
SR 血沉 男:0一15mm/h
  女:0一20mm/h

 



贴间广告免费为会员开放!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梧桐树下
  13楼 个性首页 |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论坛游侠 帖子:200 积分:1392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08/11/20 13:38:24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21 12:40:26

 

柳氮磺吡啶
什么是柳氮磺吡啶?
柳氮磺吡啶是一种复合分子,它是由5个氨基水杨酸通过磺胺吡啶(一种抗细菌物质)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口服这种药后,少部分被胃吸收,其于的大部分完整的进入大肠。在大肠,这种药被分解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磺胺吡啶,这部分被大肠吸收,并在肝脏处分解,主要用来治疗关节处的炎症。另一部分是5个氨基水杨酸,这部分停留在大肠内,主要用来治疗肠炎,例如结肠溃疡。
柳氮磺吡啶在AS的治疗中起什么作用呢?
柳氮磺吡啶是经过研究的最好的改善病情药物,被当作二线药物来治疗脊柱关节病。它在AS治疗中所起的作用目前还不是很清楚。研究发现,它对拌有外周关节炎(例如手、脚、肩膀关节炎)的AS病人有效,但是对只有中轴关节炎的AS病人没有效果。
柳氮磺吡啶是怎样降低关节处的炎性反应的?
准确的作用机制目前还不清楚。不过看来柳氮磺吡啶在降低炎性反应方面有一定的作用。这可能是因为它影响叶酸的分解。通常炎性细胞的寿命都很短,因此炎性细胞需要快速繁殖来对付炎症,而叶酸是快速繁殖细胞不可缺的。另外也有资料证明柳氮磺吡啶在大肠处有抗菌作用。
如何服用柳氮磺吡啶,可能的副作用是什么?
对磺胺类药过敏者以及肾功能不全者不能服用柳氮磺吡啶。该药目前可用的为肠溶片,它能够降低胃处的不适。服药时,起初剂量一般为一天一次,一次一片。一周后剂量可增加一片,一直到每天4-6片。最好长期坚持服药。但是调查发现,能够坚持服药5年以上的人只占40%。
柳氮磺吡啶的副作用一般有皮肤瘙痒、恶心、腹泻、没有胃口、心跳加速、腹痛、眩晕、头疼、贫血。如果服用该药后,出现喉咙痛、发烧、其他感染以及原因不明的淤青,立刻咨询你的医生。此外,服用该药后你的小便颜色可能会变成橙色,另外柳氮磺吡啶可能还会把你的软性隐形眼镜染成黄色。大约有80%的男性AS病人在服用柳氮磺吡啶后,会出现暂时性的精子数量减少以至造成生育能力暂时下降。通常在停药后,这些副作用出现的几率增加。因此为了降低副作用,柳氮磺吡啶被作成肠溶片并且在服药时剂量逐渐增加,停药时剂量逐渐减少。
服用柳氮磺吡啶期间,需要定期进行血液化验吗?
在你服用柳氮磺吡啶前,医生都会让你先进行全血化验、肝功能以及肾功能化验。
由于大部分的副作用发生在服药后的开始6个月之内,因此,需要在这6个月之内的每个月进行血液化验。起初的6个月之后,副作用出现的几率减少,这时就不必频繁的每个月都进行化验了。

有关柳氮磺吡啶的补充:1.柳氮磺吡啶可改善AS关节疼痛、肿胀和发僵,特别适用于改善AS患者的外周关节炎,并对AS并发症预防复发和减轻病变的作用。对AS的中轴关节病变的治疗作用及改善疾病预后的作用也有一定疗效,和MTX疗效类似,但尚无定论.2.通常推荐用量为每日2G,剂量增至每日3G虽可提高疗效,但不良反应也明显增多。以个体0.03G/KG为最佳计量3.本药起效较慢,通常在用药后至少4~6周起效。根据病情或患者对治疗的反应调整剂量和疗程,通常维持1~3年。4.为了弥补柳氮磺吡啶起效较慢及抗炎作用不强的缺点,常选用一种起效快的抗炎药与其并用。5.本药不良反应较多,但大多可逆.由于肝脏较长时间承受毒性的分解,通常补充叶酸和亚叶酸来减少转氨酶值上升的几率。补充叶酸后对该药物效力所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可由药物剂量的提升来克服.


患者之家官方微信群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梧桐树下
  14楼 个性首页 |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论坛游侠 帖子:200 积分:1392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08/11/20 13:38:24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21 12:40:58

 

甲氨喋呤(MTX)

甲氨喋呤(MTX)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风湿科 李 晶       〖返回主页〗

一、甲氨喋呤是什么药 k T,IYe  
它是比较早的用于治疗某些肿瘤的药物,减小剂量后也可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牛皮癣关节炎、皮肌炎、多发性肌炎和其它风湿性疾病。 m{ xDL9  
研究甲氨喋呤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已经有25年以上了。1988年被食药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成年人类风湿关节炎。这本小册子主要讨论一下如何使用甲氨喋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二、甲氨喋呤是如何起作用的 [G­}/F?  
甲氨喋呤可以改变体内利用叶酸的途径。叶酸对细胞发育非常重要,在炎症中会有所减少。科学家认为,甲氨喋呤的作用正好可以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Ur*)?[@z6  
甲氨喋呤是一大类叫做控制病情抗风湿药(DMARDs)中的一种。这类药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远远超过阿斯匹林和其它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甲氨喋呤可以和NSAIDs以及小剂量强的松一起使用。它可能在开始用药后3到6周才开始起效,但可以持续2到3个月。由于使用甲氨喋呤有效率很高,而且耐受性较好,所以是治疗中的常用药物。这种药可以有效减轻关节的肿痛,也可以减轻类风湿关节炎整个疾病的活动度。 {[1]i!7Sx!3  

三、三、何时使用甲氨喋呤 w2=x5d4  
甲氨喋呤可以用于成年人和儿童,治疗活动性或进展性类风湿关节炎。 R4tWn9S{[1  
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中,决定是否使用甲氨喋呤或其它DMARD是很重要的。必须与医生仔细研究病情之后,达成共识,才能决定到底用不用甲氨喋呤。甲氨喋呤常常作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首选处方药,也可以与其它DMARDs合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四、如何服用甲氨喋呤 GoO]$?F'  
不管是口服还是注射的给药方式,一周只用一次。片剂的药量是2。5mg。 起始剂量不太一样,但是一般为3片(7。5mg)。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剂量可以逐渐增加,如果小剂量效果不佳的话,最大可以用到每周25mg, 偶尔也用到25mg以上。如果是口服给药的话,一般是每周吃药一次,有时也会在24小时内把药分成2到3次服用。例如,你可以在星期一服用全量药物,也可以把它分开,星期一早晨吃一部分,晚上吃一部分,第二天早晨把剩下的都吃掉。也可以用注射的方式给药,皮下注射,肌肉注射,或者直接静脉内给药都行。一般只在口服用药没什么效果或者胃肠道副作用很大时才用注射方式给药。 p_p \Q^++c  
每周用药不能超过一天以上。使用过于频繁,会造成严重的副作用。你应该在每周的同一天吃药。如果搞不清该在什么时候吃药,那么,去看医生,让他来告诉你下一次应该在什么时间用药。 v3T^F


B1&  
建议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去找有经验的风湿病专科医生治疗疾病以及使用甲氨喋呤治疗。 w^axv U  
注意事项: 如果错过一次没有服药,不要再补上这一次的药了,也不要在下一次服用双倍剂量的药。继续按原来的规律服药,并且找医生检查一下。五、副作用有什么 rt3F{5a  
部分服用甲氨喋呤的病人会出现副作用。但是,如果每周只用小剂量的话,很少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常见的副作用有,胃部不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泻或口腔溃疡。如果出现这些症状的话,应该立即与医生联系。减小剂量或者改变给药方式可能会减轻副作用。
T<`IKq8  
一些不太常见的副作用 # Cfr.;M~a  
偶尔会出现头痛,头晕,脾气改变,皮疹和无法解释的体重下降等副作用发生。还可能有光过敏现象加重,不过很少见。也会有血象减低,包括白细胞数降低,红细胞及血小板降低,出现易感染,皮下瘀斑,出血或疲劳等现象 XL:cfDX}v  
如果每周用一次小剂量甲氨喋呤,一般不会出现白细胞降低。但是用药前就有肾脏疾病,叶酸水平低,某些感染和使用某些药物,比如复方新诺明时,会增加白细胞降低的可能性。 T<?z V^pi  
偶尔会出现肺脏损害。如果有咳嗽,气短或发烧等症状,请尽快与医生联系。此外,甲氨喋呤还可能与淋巴瘤有关,尽管这非常罕见。在部分病例,停止甲氨喋呤治疗后淋巴瘤会消失。 TFK@sqNE­k  
甲氨喋呤也可以引起肝脏损害,不过这在类风湿关节炎病人中很少见。由于喝酒会增加肝脏损害的风险,所以请在服用甲氨喋呤期间不要喝酒。 z?;~(KHE  
六、如何监测副作用 ocbP?a_#(  
为了减少使用甲氨喋呤的副作用,有必要定期作些辅助检查。在开始用药以前,要抽血作些常规化验,包括肝炎的有关检查。还得拍个胸部X片。在开始服药以后,定期查血常规。刚开始用药时得查的勤一些,使用维持剂量时,检查的间隔可以长一些。要定期检查血象、监测肝脏和骨髓改变.如果出现持续严重的肝功能异常时,可能得考虑作个肝脏活检了.如果有什么问题,要及时与医生商量。 fs"yy NZ  
定期检查和去看医生非常重要,因为大多数副作用在变得很严重之前都可以被检查到。 {b3,y^'M  
出现副作用说明你的治疗得改改或者暂时停止了。补充叶酸可能会减少一些与甲氨喋呤有关的副作用,可以跟医生商量商量。
/8j7)D  
七、育龄妇女能否使用甲氨喋呤'  
怀孕的妇女使用甲氨喋呤可能会导致新生儿缺陷。育龄妇女使用甲氨喋呤期间必须采取节育措施,不能怀孕。停药后至少等一个月经周期以后,才能怀孕。甲氨喋呤不会影响生育能力,但是停药至少30天以上再怀孕,才不会影响胎儿的发育。哺乳期间不要服用甲氨喋呤,因为它会通过乳汁进入婴儿体内。 hf1^"Nr8  
甲氨喋呤也会使男性精子数量减少,但是停药后就会恢复。研究人员目前正在试图解释新生儿缺陷是否与怀孕期间男性服用甲氨喋呤有关。与此同时,建议想要小孩的男性,最好挺药三个月以上再开始怀孕。 1P|+[f \:|  
八、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儿童患者能否服用甲氨喋呤 ]h?%:ci2^  
患有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和儿童关节炎相关形式的小孩常常使用甲氨喋呤治疗。一般是口服给药,偶尔也用注射方式。甲氨喋呤在儿童和成年人引起的副作用基本相似,不过治疗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使用剂量稍大时,会造成骨骼发育迟缓。 [i}<~d[1]>  
儿童使用甲氨喋呤的剂量是按照体重和体表面积计算的。对患有关节炎的儿童的治疗,使他们能够上学,并在学校中参加各种活动。[1]&  
尽管美国食药管理局还没有批准将这种药用于治疗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但是它已经被广泛应用在此病的治疗中了。 II(,S+*  
九、怎样才能获得甲氨喋呤的最佳治疗效果 0:NkuhMP  
任何不正确的服药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副作用,为了获得甲氨喋呤的最佳治疗效果,请参考以下的建议:1、了解甲氨喋呤,跟医生讨论这种药物的治疗。2、按处方上的剂量服用。记住,那是每周一次的剂量,而不是每天一次。3、定期复查。4、没有医嘱不要自行服用其它任何药物。使用一种新药以前,请教医生,确认它可以和甲氨喋呤合用。不要把磺胺类药物与甲氨喋呤一起使用。5、要记住使用甲氨喋呤时可能会缺乏叶酸。所以医生也许会开些叶酸片。用甲氨喋呤时补充叶酸可以减少副作用,比如,口腔溃疡,胃肠道不适,头痛和血象改变。6、不要喝酒。7、如果有以下情况,要告诉医生  :★ 对任何药物过敏。 ★ 正在使用其它药物,包括维生素或其它非处方药。 ★ 有其它疾病,特别是肾脏、肝脏和肺部疾病。8、没有医生许可不要自行使用免疫制剂(疫苗)—除了流感或肺炎疫苗。甲氨喋呤可能会降低机体对药物的耐受性,这使得在注射疫苗后可能会引起感染。9、如果得了流感或其它感染,去找医生,请他决定在患病期间是否可以继续服用甲氨喋呤。。脱水会增加副作用出现的几率。像其它治疗成年型和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一样,甲氨喋呤也不能保证对每一个病人都有效。但是,许多医生认为,如果使用得当的话,甲氨喋呤副作用的危害远远低于疾病对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跟医生谈谈哪种治疗最适合你


患者之家官方微信群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梧桐树下
  15楼 个性首页 |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论坛游侠 帖子:200 积分:1392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08/11/20 13:38:24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21 12:41:53

 

壮督补肾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0例临床观察

http://www.as-sky.com/asbbs/htm_data/912/0601/299504.html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0年第4期第23卷 临床研究

作者:金笛儿 闫小萍

单位:中日友好医院中医内科 北京100029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督寒;壮督补肾;祛寒除湿; 临床观察

  摘要:对30例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督寒证)患者以壮督补肾为法,采用自拟的补肾强督治汤加减治疗,疗效判定根据全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风湿类疾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疗效标准。结果显示:有效率为96.6%。说明用补肾强督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督寒证)有较好的疗效,尤其在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方面。

  中图分类号:R259.323

A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30 Cases of Ankylosis Spondylitis

  Treated with Zhuangdu Bushen Method

Jin Di'er  Yan Xiaoping

  (China-Japan Friendship Hospital, Beijing 100029)

  ABSTRACT: 30 cases with ankylosis spondylitis (stagnation of asthenia kidney and cold-syndrome in du-channel) were treated with BuShenQiangDuZhiWangTang. Therapeutic effect was evaluated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 by "The Combin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Research Union, Rheumatism Association". The effective rate is 96.6%. In conclusion, the ZhuangDuBuShen method had much better curative effect, particularly in clinical symptoms.

  KEY WORDS: Ankylosis spondylitis; ZhuangDuBuShen; Asthenia kidney and cold-syndrome in du-channel; Drugs; Chinese herbs

  强直性脊柱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全身疾病,主要累及中轴关节,由腰部渐向背颈部发展,其病理特征为韧带附着端的炎症,好发于20~30岁的青年男性。主症为腰背僵痛,活动受限,可伴有畏寒,乏力,多汗,消瘦,低热等症。病者多迁延不愈,反复发作,渐进性加重,甚至生活不能自理造成残疾。笔者在跟随闫小萍教授学习过程中,系统观察运用壮督补肾法治疗肾虚督寒证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30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0例患者,男性26例,女性4例。年龄分布,最小11岁,最大60岁,平均年龄27.7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15年,平均5.6年。

  1.2 诊断依据

  西医诊断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制定的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标准,中医诊断均符合全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风湿类疾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诊断标准,中医辨证依据焦树德教授创建痹的辨证分型[1],30例均属痹的肾虚督寒证。

  其辨证要点为:腰脊疼痛,遇寒加重,脊柱僵硬,俯仰不利,或有双髋部痛,致双腿活动受限,畏寒肢冷,乏力多汗,舌淡暗苔白,舌体或可见齿痕,脉沉滑或沉弦,尺脉多见沉细或弱。

  1.3 检查项目

  全部患者均做了血沉检查,22例高于正常。27例做了HLA-B27检查,皆为阳性。全部患者均做了骶骼关节X线平片,病变全部在II级以上,18例做了骶骼关节CT,亦均有II级以上病变。

  2 治疗方法

  治则为强督补肾,祛寒除湿,活瘀通络,壮骨舒筋,自拟补肾强督治汤: 熟地15 g, 淫羊藿10 g, 狗脊30 g, 制附片10 g, 鹿角胶10 g, 川断15 g, 骨碎补15 g, 羌独活各10 g, 桂枝12 g,赤白芍各12 g, 知母10 g, 地鳖虫6 g, 防风12 g, 炙麻黄3 g, 白术6 g, 干姜6 g, 怀牛膝12 g, 炙山甲6 g, 制草乌5 g。

  随症加减如下:腰痛显著,僵硬不舒,加桑寄生20~30 g,杜仲15~20 g,补骨脂10~12 g,加大川断、狗脊的用量,并随药嚼服胡桃肉2枚;项背痛明显,加葛根12~18 g,加大羌活的用量;寒盛痛重,明显畏寒肢冷,加大制附片,草乌用量,同时加七厘散1/3管冲服。身体拘挛,脊背发僵,加片姜黄9~12 g,白僵蚕9~12 g,生薏苡仁30~40 g,苍耳子6~9 g。腰脊僵硬如石,可再加急性子3~5 g。低热或药后咽痛口干,口渴,便干,去干姜,减桂附用量,加黄柏12~15 g,生地15~20 g,地骨皮10~12 g,秦艽12~25 g。舌苔厚腻者,去熟地,鹿角胶,加鹿角霜10 g,砂仁3~5 g,苍术6~9 g。脾虚失运,脘胀纳呆,去熟地,加陈皮10~12 g,焦麦芽10~12 g,焦神曲10~12 g,千年健12~15 g。骨质受损严重,关节僵化,已成尻以代踵,脊以代头之势者,加透骨草20 g,寻骨风15 g,自然铜(醋淬先煎)6~9 g。病程较长,久而不愈,痰湿重者,加白芥子6~9 g,苍耳子6~9 g。髋关节活动受限,两腿屈伸不利,加伸筋草30 g,泽兰12~18 g,威灵仙15 g。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

  根据全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风湿类疾病专业委员会1987年8月讨论修订的疗效标准[2]制定。

  显著好转:经治疗后受累部位疼痛消失,活动功能改善或恢复正常,血沉恢复正常,X线示骨质病变有改善或无发展,恢复日常劳动。好转:受累部位疼痛减轻,活动范围增大,血沉降低。无效:经治疗3个疗程(90 d)以上,受累部位症状无改善。

  3.2 总体疗效

  显著好转13例,占43.3%;好转16例,占53.3%;无效1例,占3.4%;总有效率29例,占96.6%。

  3.3 治疗前后主要症候改变情况

  结果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主要症候对照表 (例)


主 症     治疗前           治  疗  后
                            显效 有效 无效


腰背疼       30             18   11   1
                       
                         
晨僵         23             14   8   1

畏寒         22             16   6   0

汗出         17             12   5   0

乏力         20             13   7   0

纳差         15             12   3   0

颈肩痛       20             10   9   1

发热         5               3     2   0


  3.4 治疗前后主要体征改善情况

  结果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主要体征对照表 (例)

              治疗前             治   疗   后

体 征        异常             显著好转 改善 无改变


脊柱活动度       17                 3     10     4

胸廓活动度       14                 1     8     5

枕墙距           13                   2     8     3

指地距           19                   3     12     4

SCHOBER试验   23                   3     16     4

骶髂关节定位试验 15                   4     9     2

4字试验         18                   5     11     2

脊突或关节压痛点 16                   6       6     4


  4 讨论

  4.1 病证特点

  本病之临床表现,历来隶属“痹病”范畴,笔者认为更应将其归属于焦树德教授创立之痹范畴。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焦树德教授将寒湿之邪深侵入肾,造成骨骼变形,筋肉受损,几成废疾的一类痹病命名为痹。本病之病机以肾虚、督脉受损、寒邪笃重为其特点。肾虚,可因先天不足,禀赋虚弱而致,亦可因过劳多产或房室过度而伤肾,肾主骨生髓,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根本,肾与督脉均贯脊而相联,督脉总督一身之阳,贯脊属肾,故而肾虚及督脉受损之后,又当外界风寒湿之邪,尤其是寒湿之邪笃重,深侵入肾,殃及肝脾等脏,致阳气不化,骨髓不充,骨质受损,筋脉挛缩,肌肉瘦削,从而使脊柱僵直,弯曲变形,俯仰不能,呈腰弯、项垂、脊突、身体羸弱之态。

  本病病程多长,故日久之后,寒湿贼风之邪多与瘀血、痰浊交结凝聚闭阻经脉,使病情更为深重。本组病人脉象多见沉弦、沉细,尺脉更多见沉细无力。沉脉主里,弦脉主痛,尺脉弱小为肾虚之象,更证明本病是肾虚为本,寒湿之邪深侵入肾,损及肾督之阳,殃及骨、筋、肉等,乃至气血瘀滞,经络痹阻,发为以腰脊背疼痛僵硬为主之诸症。

  4.2 治疗特点

  鉴于以上病因病机及证候特点,我们运用壮督补肾,祛寒除湿,散风通络,壮骨活瘀法,制定了补肾强督治汤,加减治疗本病。方中用熟地黄补肾肝之阴,生血填精长髓;淫羊藿温肾壮阳,坚筋骨,除冷风劳气;狗脊坚肾益血,壮督脉,强腰脚,利俯仰共为主药。辅以制附片补肾助阳,逐风寒湿,并治脊强拘挛;鹿角胶益肾生精,壮督强腰,川断补肝肾,强筋骨;骨碎补坚骨壮骨,行血补伤,羌活散风祛湿,治督脉为病,脊强而折;独活搜肾经伏风;桂枝温太阳经而通血脉;赤芍散血滞;地鳖虫搜剔积血,接骨疗伤;防风祛风胜湿,善治脊痛项强;麻黄散寒祛风,疏通气血;干姜逐寒温经;草乌逐寒搜风,善治腰脚冷痛。佐以白芍和血脉、缓筋急;知母润肾滋阴,以防桂附之燥热。使以怀牛膝引药入肾,治腰膝骨痛;炙山甲散瘀通络,引药直达病所。总之在治疗中要抓住补肾助阳,壮督祛寒之关键,只有肾气旺,精血足,髓生骨健,筋脉方能得以荣润。肾阳壮,督阳得以布化,寒湿之邪才易于化除。

  4.3 体会

  (1)本病多病程迁延、反复,病情渐重,邪阻脉络,气血淤滞不交通,故不活瘀通络,不畅通气血则正难复,邪难祛。所以在治疗中莫忘活瘀通络,除方中常用的赤芍,地鳖虫,炙山甲外还可将怀牛膝改为川牛膝,并酌加泽兰,鸡血藤等活血祛瘀之品。

  (2)本病好发于青壮年,邪易从阳化热,亦有病久长服辛热之品,邪从热化,故在治疗中既要不忘补肾助阳,壮督祛寒,还要兼顾防其化热伤阴,而不忘佐以知母,炒黄柏,生地等清热益阴之品。

  (3)本病病程长病情重,故治疗贵在坚持。另本病病位虽在肾督,但常殃及肝脾,脾胃常易损伤,因此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调护脾胃后天之本,嘱患者以饭后服药为宜。

  (4)本组30例患者中,一例病程长达20余年,已届肝肾两亏,脾胃虚弱,气血失荣,乃至骨损,筋挛,肉削,形体羸。X线示腰椎已成竹节样改变,胸椎小关节亦有融合。故虽经3个疗程未见改善。这也提示我们对本病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预后有更大的意义。

  金笛儿,男,27岁,住院医师.

参 考 文 献

  1,焦树德.方剂心得十讲.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5. 229~235

  2,阎小萍. 补肾强督治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88例临床观察. 中国医刊, 1999,12:37~38

 


患者之家官方微信群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梧桐树下
  16楼 个性首页 |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论坛游侠 帖子:200 积分:1392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08/11/20 13:38:24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21 12:42:35

 

教您读懂常规血液化验单.

1.红细胞(RBC)检验:  参考值男性4.0~5.5×10 12 /L,女性3.5~5.0×10 12/L,新生儿6.0~7.5×10 12 /L。
                临床意义:诊断各种贫血及红细胞增多症。
            增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心病、肺气肿、高原缺氧等。
           减低:手术后失血过多、化放疗疗引起的红细胞减少、 其他情况引起的贫血、血液稀释后等。
血红蛋白(Hb)  正常参考值:
            男:120~160g/L(12.0~16.0g/dl)【10】
            女:110~150g/L(11.0~15.0g/dl【10】
            临床意义:
            增高:有生理性或病理性,在肺癌病人中较少见。
            减低:可反映贫血的程度。病人的营养状况不佳、手术后失血过多、化疗后等均可出现。
红细胞比积(Ht)检验:  参考值:男性0.42~0.49(42%~49%),女性0.37~0.43和新生儿  0.49~0.54。
           增高: 失水和大面积烧伤等所致的血液浓缩以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时。 
           下降: 贫血及血液稀释时。 
红细胞平均体积(MCV):  参考值:成人79~101fl,儿童73~89f1和新生儿可达105fl。 
           增大为巨红细胞性贫血。
           减小为小细胞性贫血(如严重缺铁性贫血)和遗传性球型红细胞增多症;
           正常红细胞性贫血时正常。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  参考值:27~32ρg,新生儿可达40ρg。 
           增加 见于大细胞性贫血。
           减少 见于单纯小细胞性贫血和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G): 参考值:成人320~360g/L,儿童340~410g/L和新生儿可达450g/L。 
           大细胞性贫血时正常减少。
           单纯小细胞性贫血时正常。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时减小。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  参考值:0.11~0.16(成人)。 
          RDW与MCV结合可将贫血分为小细胞均一性与不均一性贫血,正常细胞均一与不均一性贫血及大细胞均一与不均一性贫血,在治疗过程中会有动态变化。 
网织红细胞(RC)计数:  参考值:成人0.5~1.5%,新生儿3.0%~6.0%. 
              增加 表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溶血性贫血尤为显著,恶性贫血或缺铁性贫血治疗有效会 增多 ,再性障碍贫血等骨髓抑制者 减少

2.红细胞沉降率(ESR):  参考值:男性0~15mm/h,女性0~20mm/h,60岁以上男女老人的上限分别为24和34mm/h. 
           结核病和风湿病活动期、急性炎症、贫血及恶性肿瘤等 增快 。幼龄儿、妇女月经期、妊娠3个月至产后1个月及60岁以上老人呈生理性增快。
3.白细胞计数(WBC)  
            正常参考值:(4~10)×10<sup>9</sup>/L(4000~10000/mm  )【0.001】
            临床意义:
            增高:急性感染、严重组织损伤、大出血、中毒、恶性肿瘤及白血病等。
            降低:这是化疗病人最常见的副作用。 另外,某些感染、血液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脾功能亢进、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也可出3.白细胞分类计数(DC)
   正常血液中含有粒性、单核性和淋巴性三类白细胞。粒细胞又根据胞浆中含有的颗粒性质不同,分为嗜酸性、嗜碱性及中性粒细胞三种。
          (1)中性分叶核粒细胞(N):
            正常参考值:0.50~0.70(50%~70%)【0.01】
            临床意义:
            病理性中性粒细胞增多:急性细菌性感染,严重组织损伤或血细胞破坏、急性失血、急性中毒、白血病及恶性肿瘤。
            中性粒细胞减少:   放射线或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 、病毒性感染、伤寒、某些血液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脾功能亢进等。
          (2)中性杆状核粒细胞(N):
            正常参考值:0.01~0.05(1%~5%)【0.01】
            临床意义:用于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和判断感染轻重程度等。
          (3)嗜酸性粒细胞(E):
            正常参考值:0.005~0.05(0.05%~5%)【0.01】
            临床意义:
            增高:常见于过敏性疾病、寄生虫病、某些皮肤病及血液病等。
            减少:见于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时、大手术病情严重及传染病、伤寒、副伤寒等病患者。
          (4)嗜碱性粒细胞(B):
            正常参考值:0~0.01(0%~1%)【0.01】
            临床意义:
            增多:常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及某些转移癌。
            减少:无临床意义。
          (5)淋巴细胞(L):
            正常参考值:0.25~0.35(25%~35%)【0.01】
            临床意义:
            增多:某些病毒或细菌所致的传染病,常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某些慢性感染,如结核病恢复期及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淋巴肉瘤等。
            减少:接触放射线及应用皮质激素之后。
          (6)单核细胞(M):
            正常参考值:0.03~0.08(3%~8%)【0.01】
            临床意义:
            增多: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急性感染的恢复期、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减少:临床意义不大。   
4..血小板计数(PLT) 
            正常参考值:(100~300)×10<sup>9</sup>/L((100~300)×10  /mm  )【1.0】
            临床意义:
            减少: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障、急性白血病、伤寒、脾功能亢进及进行体外循环时、化学药物中毒。
            增高:   某些化疗药物或放疗可引起血小板减少。 其他的疾病引起则较少见,有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脾切除术后

免疫功能检验:
1、免疫球蛋白G(IgG)
[正常参考值]
单相免疫扩散法:7.6-16.6g/L。
[临床意义]
血清IgG增高 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萎缩性门静脉性肝硬变、慢性活动性肝炎、类风温性关节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IgG型骨髓瘤、某些感染性疾病、IgG型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等。
血清IgG,减少 见于抗体缺乏症、免疫缺陷综合征、非IgG型多发性骨髓瘤、重链病、轻链病、肾病综合征、某些白血病、烧伤、变应性湿疹、天疱疮、肌紧张性营养不良等。
2、免疫球蛋白M(IgM)
[正常参考值]
单相免疫扩散法:700-2000mg/L。
[临床意义]
增高 多见于巨球蛋白血症、类风湿关节炎、多发性骨髓瘤、肝脏病、膀胱纤维化、海洛因成瘾者、冷凝集综合征、疟疾、放线菌病、支原体肺炎等。
减少 多见于原发性丙种球蛋白血症、蛋白丢失胃肠病、烧伤、联合免疫缺陷病等。
3、免疫球蛋白A(IgA)
[正常参考值]
单相免疫扩散法:710-350mg/L
[临床意义]
增高 多见于血小板减少、反复感染三联综合征、IgA型多发骨髓瘤、肝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传染性肝炎、膀胱纤维此、家族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脂泻病等。
减少 多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继发性免疫缺陷、原发性无丙种球蛋臼血症、吸收不良综合征、选择性IgA缺乏症、运动失调性毛细血管瘤等
4、免疫球蛋白D(IgD)
[正常参考值]
单相免疫扩散法:0-80mg/L。
[临床意义]
增高 见于胶原性疾病、结缔组织病、单核细胞性白血病、IgD型骨髓瘤、某些肝病和少数葡萄球菌感染者。
减少 多见于无丙种球蛋白血症、各种遗传性免疫缺陷病。
5、免疫球蛋白E(IgE)
[常参考值]
单扩散法:100-3400μg/L。
[临床意义]
增高 见于寄生虫感染、肺支气管曲霉病、药物过敏、IgE型骨髓瘤、肝脏疾病、系统件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病。
减少 见于某些运动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无丙种球蛋白血症、非IgE型骨髓瘤、慢性淋巴性白血病、免疫功能不全等疾病。
6、补体免疫学检验
A.补体成分Clq
[正常参考值]
血清Clq:58-72mg/L。
[临床意义]
增高 见于皮肌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过敏性紫癜、痛风、肿瘤及某些慢性感染性疾病。
减少 见于联合免疫缺陷、低补体脉管炎及肾炎、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结缔组织病。严重营养不良、蛋白丢失性胃肠病、狼疮综合征等。
B.补体成分C2
[正常参考值]
血清C2:28±6(ISD)mg/L。
[临床意义]
增高 多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病。
减少 见于严重营养不良、肾炎、关节疼痛、反复细菌感染等疾病。
C.补体成分C3
[正常参考值]
免疫比浊法:800-1500mg/L。
[临床意义]
增高 见于组织损伤、炎症、感染、胆道梗阻、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淀粉样变性、传染病早期。
减少 见于脂肪代谢障碍、肾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反复化脓性感染、系统性红斑狼疮、肝硬化、流行性出血热等病。
D.补体成分C4
[正常参考值]
免疫比浊法:130-370mg/L。
[临床意义]
高多 见于硬皮病、皮肌炎、感染、各种恶性肿瘤等病。
减少 多见于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肾移植排斥反应、类风湿性关节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烧伤、胃出血、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病。
E.补体成分C5
[正常参考值]
51-77mg/L。
[临床意义]
增高 见于某些慢性感染及自身免疫性疾病。
减少 见于狼疮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反复感染、严重营养不良、大量蛋白丢失等病。
F.补体成分C6
[正常参考值]
48-64mg/L。
[临床意义]
增高 多见于某些慢性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减少 多见于脑膜炎球菌感染、营养不良、蛋白大量丢失、反复淋病等。
G.补体成分C7
[正常参考值]
49-70mg/L。
[临床意义]
降低 多见于反复淋病、脑膜炎球菌感染、雷诺现象、肾小球肾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
H.补体成分C8
[正常参考值]
43-63mg/L。
[临床意义]
降低见于反复感染、红斑狼疮、着色性干皮病。
I.补体成分C9
[正常参考值]
47-69nmg/L。
[临床意义]
降低多见于C9遗传性缺陷者、肝、肾疾病等。
二、感染性疾病的免疫学检查:
1、布氏杆菌凝集试验
[正常参考值]
血清凝集滴度≤1:40。
[临床意义]
增高 见于流行性斑疹伤寒、疟疾、恙虫病、免热病等。
2、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
[正常参考值]
溶血法:血清ASO<500U。
[临床意义]
增高常见于风湿热病、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急性肾小球肾炎等疾病。
3、抗链球菌激酶(ASK)
[正常参考值]
血清ASK滴度≤1:80。
[临床意义]
增高多见于由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的疾病、风湿病活动期等。
4、抗链球菌透明质酸酶(AH)
[正常参考值]
血清AH滴度≤1024kU/L。
[临床意义]
增高多见于链球菌咽炎患者,风湿热患者的AH比溶血性链球菌所感染的其它疾病高得多。
5、流感血清学试验
[正常参考值]
补体结合法:滴度<1:16。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流感病毒感染。
6、风疹病毒血清试验
[正常参考值]
血凝抑制法:血清抗体滴度<1:8。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风疹、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7、流行性出血热血清学试验
[正常参考值]
血清抗体阴性;白细胞的病毒抗原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流行性出血热。
8、脊髓灰质炎病毒抗体检验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
阳性见于脊髓灰质炎等病和使用疫苗后


贴间广告免费为会员开放!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驼人
  17楼 个性首页 |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16 积分:248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8/11/9 0:50:08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22 3:32:07

请教楼主是干嘛的


贴间广告免费为会员开放!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小雨
  18楼 个性首页 |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AS游子
等级:管理员 帖子:1476 积分:15427 威望:0 精华:13 注册:2008/10/8 10:40:56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22 7:50:44

梧桐辛苦了啊,没想到你还下载了原来论坛的帖子啊!


简述我的治疗过程

患者之家官方微信群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峰峰
  19楼 个性首页 |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贵宾 帖子:117 积分:1253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8/11/17 20:10:54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22 19:08:34

谢谢楼主.....


贴间广告免费为会员开放!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梧桐树下
  20楼 个性首页 |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论坛游侠 帖子:200 积分:1392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08/11/20 13:38:24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26 14:28:28

下栽看着方便

希望对大家有用

 


患者之家官方微信群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总数 23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